2025年6月6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fā)《新一輪找礦突破戰(zhàn)略行動先進適用勘查技術推廣清單(第一批)》,其中與鉬相關的技術有4項:
1. 錸-鋨同位素定年技術-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
申報單位: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
技術內容:錸-鋨同位素定年技術通過測定地質樣品中的錸和鋨的含量以及同位素比值獲取同位素年齡。錸和鋨具有親硫、親銅和親鐵特性,可利用硫化物直接測定金屬礦床年齡。錸和鋨還具有親有機質的特性,可測定瀝青、原油、石墨、黑色頁巖、灰?guī)r等富有機質地質樣品的年齡,是厘定油氣藏生烴成藏時代、地層沉積和變質時代的有效手段。
技術特點:超低流程空白,錸和鋨全流程空白分別低于3 pg和0.1pg;超高靈敏度,可對錸>20 pg/g和鋨>1 pg/g的樣品進行同位素定年;高精度,儀器測量內精度優(yōu)于0.05%,模式年齡測定精度達到0.5%左右。礦床定年礦物包括輝鉬礦、黃銅礦、黃鐵礦、毒砂、磁黃鐵礦等硫化物,磁鐵礦等氧化物。油氣成藏定年對象包括原油、瀝青等。沉積和變質年齡測定對象包括黑色頁巖、富有機質灰?guī)r、石墨等。物質來源示蹤測定對象包括巖漿巖、鉻鐵礦、巖漿硫化物等。
應用案例:案例1:累計完成國內外300余個礦床的年齡測定,提供了國內85%的錸-鋨定年數據。為岡底斯、三江、班怒、長江中下游、南嶺、中亞造山帶、東天山等成礦帶的成礦規(guī)律研究以及成礦的地球動力學背景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案例2:測定浙江長興二疊-三疊紀界線剖面23層~24層灰?guī)r錸-鋨等時線年齡為251.8±4.7 Ma,與25層鋯石鈾-鉛年齡相互吻合,表明了錸-鋨同位素定年技術能夠直接厘定灰?guī)r地層沉積時代。
2. 固體礦產野外現場測試技術
申報單位: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
技術內容:實驗室前移到找礦一線,將分析周期縮短到24~48小時,實現樣品隨采隨測,實時支撐勘查決策,可以改變傳統(tǒng)找礦模式,提升資源勘查速度。項目形成的技術能力通過各種技術的野外適用性評價,達到經濟、實用、有效的效果。加強與完善野外現場分析裝備和標準方法技術體系,逐步形成并完善由“數字填圖-遙感-物探-化探-鉆探(淺鉆、以鉆代槽、反循環(huán)鉆等)-分析測試-GIS大數據”組成的野外快速調查、勘查技術體系,進一步構建天-空-地(陸、海)協(xié)同的現代化對地探測技術體系。
技術特點:按照礦種元素組合特點,形成分析儀器配置方案,結合物聯網控制系統(tǒng)和移動實驗室管理系統(tǒng),形成模塊化、智能化的新一代野外現場快速分析測試平臺。平臺擁有粗中破碎機、盤磨機、微波消解儀、X射線熒光光譜儀、直讀光譜儀、鋰-鉀分析儀、測金儀等儀器設備。適用于森林、草原、高原、戈壁等偏遠地區(qū)野外現場測試分析全巖、土壤、沉積物中鋰、鈹、銀、硼、鉀、金、銅、鉛、鋅、鐵、錳、鈷、鎳、砷、鉍、鎢、錫、鉬、鉻、銻20種元素,以及稀土、鈾礦、銅礦等多種重要礦產成礦及伴生元素。采用綠色環(huán)保技術,不用酸堿,不產生有害廢棄物,不對環(huán)境造成破壞和擾動。
應用案例:案例1:與沈陽中心合作,在大興安嶺地區(qū)支撐銅礦異常查證,為優(yōu)化鉆孔布置方案提供依據,共減少鉆孔16個,縮短工作時間68%,圈定了有利成礦的侵入巖-火山巖接觸帶。案例2:與西安中心合作,在新疆阿爾泰支撐化探異常查證,20天內分析樣品1585件,做到1小時內出結果,精準圈定了多元素化探異常,將2024年探槽設計提前至2023年下半年完成。
3. 戰(zhàn)略性礦產多元素配套分析測試技術
申報單位: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
技術內容:戰(zhàn)略性礦產多元素配套分析測試技術是針對國家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發(fā)展不可或缺的關鍵金屬元素,創(chuàng)新建立鎢鉬、鈮鉭礦石等多種礦石稀有、稀散、稀土元素同時測定技術、白云鄂博礦石重稀土元素精確測定技術、離子吸附型稀土分量精準測定技術。全新的技術體系與研究模式,取代了有機試劑萃取-光度法測定等傳統(tǒng)單元素測試方式,可大幅提高樣品測試效率與質量,大量減少化學試劑用量,體現綠色發(fā)展理念。
技術特點: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光譜的耐氫氟酸系統(tǒng),可有效解決鎢、鈮、鉭等元素易產生水解不穩(wěn)定,導致結果偏低的問題。根據鎢、鈮、鉭礦石中鈮、鉭、鎢含量的不同,選取不同的分析方法,準確測定鈮鉭礦中近30個元素含量,尤其對高含量鎢、鈮、鉭樣品更具優(yōu)勢,適合多類型礦石樣品的分析測試;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動態(tài)反應池法,可有效解決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無法直接準確測定受干擾嚴重的重稀土元素的問題。此技術已應用于批量樣品的測試;硫酸銨溶液提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的建立,為離子吸附型稀土中離子相稀土分析測試提供了方法依據。
應用案例:案例1: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光譜的耐氫氟酸系統(tǒng)分析方法準確測定鈮鉭礦的結果:Nb2O5 34.77%; Ta2O5 含量30.89%。案例2:準確分析白云鄂博稀土礦2000多件。由于白云鄂博稀土礦中輕稀土非常高,嚴重干擾了其重稀土元素的準確測定,利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動態(tài)反應池法,有效解決了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無法直接準確測定重稀土元素的問題。
4. 車載電弧光電直讀光譜儀檢測技術
申報單位:湖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
技術內容:圍繞國家新一輪找礦突破戰(zhàn)略行動,致力解決我國銀、鉬、鋰、鈹、鈮、鉭、稀土等戰(zhàn)略性礦產資源野外勘探過程中,缺乏快速有效的檢測方法和裝備的的問題,湖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研發(fā)了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車載型光電直讀光譜儀,具有功耗低,分辨率、信倍比高等優(yōu)點,可應用于鋰、鈹、硼、鈮、鉭、稀土等二十余種重要戰(zhàn)略礦產資源的野外現場檢測,為我國新一輪戰(zhàn)略找礦突破行動提供有力的設備和技術支撐。
技術特點:儀器采用小型、高功率直流電弧為激發(fā)源,最高輸出電壓10000V,可有效激發(fā)粉末樣品。分光系統(tǒng)光程0.65m,配備3600刻線/mm全息光柵,儀器分辨率0.02nm,信背比高;固體粉末直接進樣分析,操作簡便高效,適用于地質、冶金、農業(yè)、環(huán)境等行業(yè),可實現礦石、巖石、土壤、沉積物等樣品中Ag、Li、Be、Nb、B、Sn、Pb等二十余種元素快速定量檢測,檢測范圍可從微克級至百分含量;在室內分析和野外找礦現場均可使用,對環(huán)境擾動小,屬于高效綠色勘查技術。
應用案例:案例:在湖北幕阜山礦區(qū)開展兩次野外現場示范應用,分析樣品600余件,檢測范圍鋰18.2×10-6~29400×10-6、鈹5.21×10-6~500×10-6、鈮10.5×10-6~4000×10-6、鉭57×10-6~8000×10-6;檢測速度小于5分鐘/件,各元素野外現場檢測結果通過室內化學法予以驗證,相關性均大于0.99,滿足野外現場快速準確檢測的需求,充分發(fā)揮初步篩查作用,支撐勘查現場實時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