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日本海綿鈦有望恢復全線生產
鑒于前兩個月市場對高品位海綿鈦需求開始回暖,自去年減產之后,日本海綿鈦生產商決定逐漸進入全負荷生產運行。 日本東邦鈦業(yè)在國際鈦協年度會議(ITA)上表示,目前公司旗下兩座廠房總產能為70%,2011年本公司將逐漸進入滿負荷生產。 據公司一消息人士稱:“過去兩個月市場對海綿鈦的需求陡增,由于我們是逐步進入滿負荷生產,所以現在很難準確的說我們會生產多少貨物。” 目前東邦鈦業(yè)為日本最大的海綿鈦生產商,其兩座廠房的總產能為28,000噸,09年底其Chigasaki廠產能下降了45%,而原本年產能可達12,000噸的Wakamatsu廠于今年第二季度產能削減了近一半。 日本另一海綿鈦生產商Osaka鈦業(yè)年產能為26,000,上月其宣布將于明年三月底恢復全線生產,屆時產量預計可達22,000噸。 日本Titanium Society 主席Yasuyuki Tozaki 在ITA上表示,2009年日本海綿鈦產量跌至十年來最低,為11,000噸。受需求急劇增長帶動,今年起日本海綿鈦年產能預計將達到30,000噸。 2004-2008年為海綿鈦生產繁榮期,此期間年產能一度達到39,000噸的高峰。 他還說道,2009年日本國內鈦需求累計達11,999噸,2008年為19,727噸。其中航空航天行業(yè)需求穩(wěn)定占市場總需求的7%,2009年發(fā)電廠 需求上升至4,572噸,占市場份額38%,2008年需求為3,351噸,占市場份額17%。(據JTS數據顯示,在發(fā)電廠崛起之前市場需求主要由 PHE及soda制造廠控制)。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fā)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chuàng)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fā)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